当前位置:首页 > 开发 > 如何块链投盛分配宴万T模块的空代币化区

如何块链投盛分配宴万T模块的空代币化区

2025-10-04 03:25:59 [概述] 来源:币链论坛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一个超级劲爆的消息!就在9月26日那天,Celestia实验室突然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他们即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启动创世区块。作为区块链界的"乐高专家",Celestia这次是要玩真的了,他们打算用6000万枚TIA代币来发动一场史无前例的空投盛宴。

为什么这次空投这么特别?

说实话,这些年我见过的空投多得数不过来,但Celestia这次真的不一样。他们不是随便撒钱,而是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要让开发者们能像搭积木一样轻松搭建自己的区块链。想想看,这简直就是在为未来的区块链基建打地基啊!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分配方案:7,579名开发者和576,653个链上地址都能分一杯羹。但有个坏消息要告诉美国的朋友们——你们这次可能要被排除在外了。从9月26日到10月17日,符合条件的用户都可以去genesis.celestia.org认领。

代币的四大用途

作为一个老韭菜,我得说Celestia这套玩法确实有新意。他们的TIA代币可不只是简单的价值符号:

1. 支付数据存储费用: 想象一下,以后开发Rollup就像在AWS上租服务器一样简单,只不过支付的是TIA代币。

2. 快速启动新链: 这让我想起了当年以太坊上部署智能合约的便捷性,现在Celestia要让搭建整条链也变得这么简单!

3. 质押挖矿: 熟悉Cosmos生态的朋友们应该很熟悉这套玩法了,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了TIA。

4. 社区治理: 从区块大小到社区资金池,持币者都有发言权。这让我想起了早期的以太坊社区精神。

空投的具体分配方案

Celestia这次空投的资格审核绝对是我见过最细致的。他们把所有参与者分为四大类,每个类别都有详细的标准:

1. 技术贡献者(600万TIA): 包括GitHub超级贡献者、Eth Research论坛成员等。我有个朋友因为在以太坊核心库贡献了代码,这次就符合资格。

2. 早期生态建设者(835万TIA): 参加过模块化峰会的团队优先考虑。有意思的是,他们连竞争对手Avail和EigenDA的开发者都没排除,这种开放态度值得点赞。

3. 以太坊Rollup用户(2000万TIA): 在Arbitrum、Optimism等主流二层网络上活跃的用户都能分到。评判标准也很智能,不是简单的看持币量,而是综合了ENS、Gitcoin捐赠等链上行为。

4. Cosmos生态参与者(2000万TIA): 包括质押者和IBC中继者。尤其是那些默默无闻的IBC中继节点,这次总算得到认可了。

作为一个见证过无数空投的老玩家,我得说Celestia这次真的下了血本。总供应量10亿枚中的6%拿出来空投,这在熊市中绝对是大手笔。更难得的是,他们不是单纯地撒钱拉用户,而是有明确的生态建设目标。

不过还是要提醒各位,认领时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千万别相信任何索要私钥的网站或私信。区块链世界永远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谨慎行事才是长久之道。

(责任编辑:更新)

推荐文章
  • 解密Brine.Fi:一家让Pantera掏出1650万美元的DEX有何过人之处?

    解密Brine.Fi:一家让Pantera掏出1650万美元的DEX有何过人之处? 最近行业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越来越多中心化交易所开始主动拥抱去中心化。这不禁让我想起Coindesk那句精辟的评论:"每个CEX都需要一个DEX"。说来也是,CEX和DEX何必非得你死我活呢?它们明明可以优势互补。这不,全球多家顶级交易所已经悄悄和Brine.Fi展开了合作。为什么Brine能打动机构投资者?作为Pantera的合伙人,我每天都要看几十个DeFi项目,但Brine确实让我眼前一亮... ...[详细]
  • Polkadot迎来重大变革:Gavin Wood提出的中继链瘦身计划意味着什么?

    Polkadot迎来重大变革:Gavin Wood提出的中继链瘦身计划意味着什么? 看到Gavin Wood博士的最新提案,我不禁为Polkadot的发展方向感到兴奋。作为区块链领域的老兵,我深知架构优化对网络发展的重要性。这次提出的RFC-32提案,本质上是要给中继链"减负",让这个曾经的"全能选手"能够轻装上阵。为什么要动中继链的"奶酪"?记得2019年刚接触Polkadot时,中继链就像个尽职的"保姆",事无巨细地操心着整个网络。但就像我们生活中,孩子长大后保姆自然要调整角... ...[详细]
  • 战火中的创新奇迹:以色列Web3产业为何能逆势崛起?

    战火中的创新奇迹:以色列Web3产业为何能逆势崛起? 说实话,当我看到巴以冲突持续升级的新闻时,内心是沉重的。但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在这个硝烟弥漫的地区,一个生机勃勃的数字经济生态正在悄然绽放。这就像沙漠中的绿洲,在恶劣环境下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战火难掩创新之光记得去年访问特拉维夫时,当地一位区块链开发者对我说:"在这里,我们习惯了在危机中创新。"这话现在回想起来格外深刻。从Secret Network的隐私保护协议到Kaspa的超高速区块链,以色列团...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震荡:比特币蓄力 以太坊失守 XRP承压

    加密货币市场震荡:比特币蓄力 以太坊失守 XRP承压 最近加密货币市场的行情简直就像坐过山车,让人心跳加速。比特币在尝试突破28,500美元的关键阻力位时,就像个举重运动员试举新重量一样,虽然暂时没能站稳脚跟,但至少展现出了强劲的爆发力。眼下27,250美元的支撑位似乎成了多头的最后防线,价格在这个区域上方反复试探。比特币:进退维谷的胶着状态说实话,比特币最近的走势有点像在走钢丝。记得上周三市场一片看涨声时,价格一度冲上28,284美元,但随后就像泄... ...[详细]
  • 以太坊30倍增长的秘密:L1估值背后的现实困境

    以太坊30倍增长的秘密:L1估值背后的现实困境 上周数字资产市场普遍走低,但奇怪的是,我们竟然找不到一个能让人信服的理由。这让我想起最近和一些华尔街老友的对话——他们总说加密货币市场像个任性的孩子,喜怒无常却让人着迷。主流媒体的"加密盲区"作为从业多年的"加密老兵",我经常要应付财经媒体的采访请求。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尽管区块链技术在过去七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们的问题却始终停留在几个"经典款"上:比特币涨跌、目标价格、"山寨币"行情... ...[详细]
  • Arbitrum Stylus:2023年Layer2赛道的技术革命

    Arbitrum Stylus:2023年Layer2赛道的技术革命 作为一个在区块链领域沉浸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Arbitrum Stylus的出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还在热烈讨论ZK Rollups的技术突破,谁能想到短短一年间,Layer2的格局就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Layer2的竞争格局正在重塑就像智能手机市场从功能机时代迈向智能机时代一样,Layer2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关键阶段。最开始OP Rollups凭借先发优势占据主导,A... ...[详细]
  • 加密市场风云变幻:比特币、狗狗币和TON谁主沉浮?

    加密市场风云变幻:比特币、狗狗币和TON谁主沉浮? 最近加密市场的行情真是让人捏一把汗啊!比特币这个老大哥又开始"作妖"了,在26,800美元这个关键支撑位反复横跳。说真的,每次看到这种行情,我都想起去年那段"过山车"般的日子。机构动向暗藏玄机不过有个好消息值得注意,Ark Invest这家大机构刚刚更新了他们的比特币现货ETF申请,看起来监管批准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这让我想起2017年那会儿,每次有ETF消息传出市场就躁动不安。说实话,传统金融机构... ...[详细]
  • 数字藏品交易的合规之路: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数字藏品交易的合规之路: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最近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数字藏品平台正在悄悄上线"藏品求购"功能。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数字经济领域的法律工作者,我在与业内朋友交流时了解到,目前没开通这个功能的平台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数字藏品平台想要开通用户交易功能,到底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风险?又有哪些绝对不能碰的红线?数字藏品交易的法律紧箍咒说到数字藏品交易的法律约束,不得不提两个重量级文件:国务院2011年... ...[详细]
  • 香港稳定币监管风暴来袭:企业生存指南

    香港稳定币监管风暴来袭:企业生存指南 2025年8月1日,这个日子对香港加密圈来说绝对是个分水岭。就在大家以为还有缓冲期时,金管局在7月29日突然甩出四份重磅文件,像颗深水炸弹把市场炸开了锅。作为一名见证过多次监管风暴的老金融人,我不得不说这次出手又快又狠。监管细则:刀刀见血记得那年支付宝被约谈的场景吗?这次稳定币监管的力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四份文件里,《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和反洗钱指南是主菜,其他两份说明则是配套菜单。我仔细研读... ...[详细]
  • 币圈风云再起:BTC重拾信心,XLM与QUBE异军突起

    币圈风云再起:BTC重拾信心,XLM与QUBE异军突起 各位老铁好啊!最近加密货币市场可谓是暗流涌动,让我这位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都忍不住想跟大家唠唠。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比特币(BTC)持有者的脸上又开始挂笑容了,与此同时,XLM和QUBE这两个小老弟也正在闷声发大财。QUBE:AI领域的黑马选手说实话,每天看这么多区块链项目,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真不多。但InQubeta(QUBE)这个项目确实让我惊讶了。还记得当初第一眼看到它白皮书时的... ...[详细]